红色1+1!连续八年一等奖!北建大打造学生党建与思政育人新品牌新模式

发文单位:学工部  发布日期:2024-02-03

党建铸魂 实践育人

支部联合 携手共建

坚持思想聚力 发挥专业优势

科技赋能乡村 服务首都发展

日前,2023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展示交流评选结果揭晓。环能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党支部斩获一等奖。这是我校在此项工作上的第八个一等奖,实现了该项目的“八连冠”。同时,电信学院建电系本科生党支部获评三等奖,经管学院本科生第六党支部、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机电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获评优秀奖,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奖。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市委教育工委今年继续组织开展北京高校红色“1+1”共建活动。今年有60多所高校、1615个支部开展共建。经过高校评比,539个项目推荐至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5个学校项目进入决赛评比。

自2023年年初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以来,学工部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筹划、周密部署安排,切实推进学校“人民城市”大思政课建设。期间,多次召开红色“1+1”活动研讨会、座谈会、交流会,邀请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党建处、文发院等多部门领导、专家全程指导,为活动开展提供充分保障和支持。积极动员全校学生党支部结合专业知识,围绕北京城乡建设和基层所需,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化、模式特色化、成果多元化的共建活动,使学生党员在共建活动中锤炼初心、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环能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党支部从2020年开始,同密云区土门镇土门村党支部合作共建。40余名师生党员,往返百余次,行程上万公里,厚植“水润京华”的专业情怀,发挥“治水净水”的专业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以科技赋能首都乡村振兴。

双方支部坚持“以红铸魂”聚合力、“水润京华”促发展的共建思路,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守护好密云水库,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的贡献。挖历史、展形象,以土门红色文化“凝心铸魂”。共建双方支部携手推动文化建设。强化习近平文化思想与生态文明思想“两融入”,做实村党员和学生党员、红色村史和红色校史、村发展需求和校专业特色“三结合”,念好学、讲、观、展、悟“五字诀”。开展专题学习会15次,推送“微党课”20期、宣讲30余次,专访18位老党员,形成2万字故事汇编,拍摄专题视频5部,覆盖人群4000余人。建湿地,治污水,让土门生活环境“干净靓丽”。学生党支部依托科研优势,联合村委会建立“污水治理团队”,针对住户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进行科研攻关。经过四季采样、模型制作、实地踏勘,最终建成了小型人工湿地,用最环保的方法解决了最实际的问题,用科技打造水源地上游生态保护标杆,为乡村污水治理提供可推广的新模式。优设计、增效益,让土门生态产业“降本增效”。双方支部坚持“红绿融合、以绿促绿”的原则,合作规划红色、历史、河流“三条文化带”,赋能土门高质量文旅发展;采用“减污固碳”绿色技术,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材料,促进降本增效。完成12户民宿的前期测绘,构建以“乡镇音乐节”“樱桃采摘节”带动“生态旅游+健康生活”复合产业发展格局。

本次红色“1+1”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当地村民在共建中聚合力、得实惠。党建铸魂,生态筑梦。在未来的共建中,双方支部将继续协同联动、深耕细作,发挥环境学科专业特色,为守护密云水库、建设美丽密云提供“建大智慧”。

红色“1+1”示范活动是我校“人民城市”大思政课建设和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学生党员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和重要载体。我校在通过不断深化红色“1+1”活动开展凝练了“党性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引导学生筑牢思想之基、提升核心素养、增进人民情感。

聚焦需求,服务首都城乡建设。学校作为培养未来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的摇篮,近年来与北京市100多个农村和社区党支部开展合作共建活动。学生党支部围绕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老城整体保护与更新、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与更新、绿色建筑与现代装配式结构、地下空间开发与应用、城市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城市体检与精细化管理、城乡融合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方向,把学校科研优势服务延伸到首都城乡建设最末梢。

真题真做,上好生动大思政课。学校“红色1+1”活动坚持与街村基层党支部共建,坚持项目驱动、实题真做,以解决城乡建设实际问题为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所学的知识“落”地,所做的项目“生”根,学生的能力“发”芽。师生深入京华大地,开展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研应用、创新创业实践等,以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解决了一批社会关注度高和群众家门口的“急难愁盼”问题。

多方联动,助推长效模式落地。学校红色1+1活动在学校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有力指导下,以协同育人格局为指引,联合学工、研工、团委、组织、宣传、统战、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力量,形成协同效应,为每一个学生党支部配备理论学习导师,提供资金、人员、信息等保障,组织开展校内宣传、宣讲、评选等,推动“红色1+1”活动落地落实。学校坚持将红色1+1活动打造成为学校党建品牌活动,坚持总经经验,形成“三轴”(即时间轴、工作轴、比赛轴)长效模式。

过去八年,学校在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展示交流中均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2022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

“三师”扎根京华大地 共建赋能乡村振兴

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第四党支部

2021年起,建筑学院硕研第四党支部与延庆区井庄镇窑湾村党支部开展共建,深挖乡村需求,助力窑湾建设。师生党员调研空间节点20处,绘制规划图20余张,开展5万平方米空间改造设计,提出“一带三区”规划方案,为窑湾绘制蓝图。建立“院-村”工作站,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校、企、会、村”四方连心,为村子产业发展赋能。北京青年报、V思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报道7次。

2021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

红色引擎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2019年以来,经管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与房山区水峪村党支部开展深度共建,打造“一二三”扶助模式,为水峪村全面振兴提供“北建大方案”。携手村民开展利用三大新媒体平台实现三大文创产品“带货”引流,打造“三平台三文创”的品牌立村,携手民间工艺大师传授困难群体文创产品制作的技艺,创造30余个就业岗位和年均10万余元的经济收益,培植“造血功能”

2019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

同心结对,用北建大智慧点亮古村落美好生活

土木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本科生党支部

2018-2019年,土木学院道桥本科生党支部立足“美丽乡村建设”,与房山区张坊镇穆家口村围绕村庄“微改造”、晚上“出行黑”、集体产业弱三个方面的问题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支部党员先后6次到村内测量,并制成规划图交付村党支部;研发出发光路面材料、在村内铺设路面,解决了老人晚上出行照明问题;帮助建立“穆如清风 等你而来”旅游公众号,统一进行宣传和接受民宿预定,获得村民一致好评。

2018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

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冬奥小镇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测绘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与延庆区张山营镇后黑龙庙村党支部结对子,实现“共建、共享、共赢”。支部党员经过20余天的户外作业,对全村进行了精确到户、覆盖到边的测量,绘制出京郊农村首张高精度、全覆盖的村域地形图;采用高光谱技术对清代建筑观音庙壁画进行数据增强、挖掘与处理,完成壁画复原;为高端民宿做全景扫描和三维建模,通过互联网展示基于村域图的民宿全貌,为旅游发展提供智力资源,获得当地村民高度评价,《北京青年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了项目的实践成果。

2017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

深人背街小巷,擦亮古都金名片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2014年至今,土木学院建筑工程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与南锣鼓巷社区党委连续6年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学生党员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南锣鼓巷“痛点”困难,研发“大人流监测系统”,提供行人安全疏散解决方案,按照“增加供给、消减需求、有效管理”的策略、精细化管理“挤”出了车位,形成了社区建设、学生成长、党支部建设工作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局面。共有248名师生党员先后参与活动,开展志愿服务100多次,累计服务1263小时,北京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大学生杂志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

2016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

关爱留守儿童,建功美丽乡村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2016年,经管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与贵州省织金县化董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利用专业优势、精对接扶贫需求,精准实施分类帮扶,取得了公益众筹集资修建一条长850米的水泥路、设计建造一个57平方米的两居室、设立“润苗扶贫”微专栏等“七个一”的实际工作成效。共建项目集党建红色、建大特色、学子本色于一体,展现出“坚毅笃行,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活动先后得到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网等13家媒体的宣传报道,支部党员覃智昭受到央视十二套《道德观察》节目组的专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5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

焦桐情深,爱系兰考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学生党支部

从2013年起,测绘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与兰者县东坝头乡张庄村 (2014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此村看望贫困群众) 党支部结对共建。师生党员以助力精准扶贫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线,走进当地村庄院落和“四面红旗”体验区,建立外测站点1300余个,处理数据容量达2G,完成张庄村主要干道和各个院落的测量,助力张庄村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制作焦裕禄精神“红色地图”,有效帮助该村推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品牌提升。

小切口 大作用

持续探索服务乡村路径

微行动 深积淀

生动实践故事触动人心

学校将立足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

擦亮“红色1+1”党建品牌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为首都发展贡献北建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