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 刘玉超:不要让你的梦想永远成为梦想

发文单位:学工部  发布日期:2014-04-25
      编者按:自2013年实施开展学风建设各项活动以来,学风状况不断提升,2013年我校有2300余名同学分获了国家、政府、企业和学校各类奖学金,获奖人数占到在校生人数的30%以上。这些奖学金的获得者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体现了同学们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品学兼优的学子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在予以表彰的同时并对部分优秀建大学子的成长事迹进行宣传,希望全体同学向榜样看起,用自己的青春在学习和实践中创先争优,增长才干,为自己的人生谱写绚丽篇章。

 
(刘玉超,男,汉族,中共党员,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0级本科生。在校期间作品获得2010Autodesk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评选与观摩活动优秀作业。作品《瓦山记——苏州旧城改造》获第六届全国设计艺术大赛二等奖,《翠微山房——私人艺术馆设计》入编《全国大学生艺术年鉴》并获得环境建筑组铜奖。并于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综合一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BIAD专业学习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回顾我已经走过的大学历程,留给我的是满满的充实与感动。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当初选择建筑这条道路,建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使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正是因为我是如此的热爱着它,所以我才付出了我全部的精力去钻研它、探索它。在学习建筑的过程中,我用心地去对待我的每一个设计,通过课堂上的听讲,课下的资料积累,我努力地去构筑出我心里最美好的建筑。正是这多一分的热爱,我的课程设计作业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在校外各种建筑竞赛中得奖,这正是对我的执着最好的肯定。为了能够更好的锻炼自己,展现自己,我主动参加全校乃至全国组织的各种竞赛。参加学校组织的绿色建筑设计竞赛时,我积极地和组员探讨可持续建筑的可能性,将绿色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参加全国设计艺术大赛时,我连夜奋战,充分地准备我的设计方案,完善理念,最终获得了全国环艺类二等奖;参加京津地区五校建筑学优秀作业联展时,我代表学校充分地把学校的建筑教育理念和我独特的设计概念展示给了兄弟院校,锻炼和了自己的展示表达能力。
对于建筑学的学习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设计图纸上,我们更要学会从多方面了解建筑,而学校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参加了海峡两岸建筑学专业大学生交流营活动,通过与台湾学生的交流与共同参观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所衍生出的建筑的不同,也让我对建筑学的学习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识;在老师的组织下,我还参与了延庆地区古村落调研于考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亲自参观和调研古村落,让我对于聚落文化下的村落空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建筑设计是一件综合了很多知识领域的学科,它完美的将理性的技术与感性的艺术结合在了一起,它将我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生活的感悟具象成了现实中我们所使用的空间,当我们笔下设计的大楼一座座拔地而起时,那也许是一名建筑师最幸福是时刻。回望我所走过了三年多建筑学习之路,我最大的感悟与收获就是对于建筑用不熄灭的热爱。正是这一份热爱与执着,让我一直坚持着探索着,哪怕遇到了很多的失败与挫折,我也不会去放弃,而是会更加努力地去追寻。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永远保持着去设计一个你所爱的建筑的冲动。
建筑学是一门复杂而又综合的学科,它从来不是靠理性的记忆和推算就能掌握的学科,也不是随心创作、只追求美感就能学好的学科。它需要的是我们深厚的知识储备、对于建筑功能类型的熟练、对于生活文化的体验、对于美学设计的理解。因而,学习建筑学的方法可以总结为3点:1、多注重生活中的观察与感悟。学习建筑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多经历,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你才能够对建筑设计有更加深刻和敏锐的理解。设计建筑的灵魂是通过课本学不来的。2、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建筑学所需要的知识不仅仅限于建筑,一名成功的建筑师需要有着非常宽的知识领域,包括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美学原理、技术科学等。3、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建筑的设计同时也讲究手法,建筑的功能也讲究类型化,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设计手法和功能设计要求,才能做出一个好的建筑。
真正的青春,从来都不是对美好年华的礼赞,也不是对未来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以脚踏实地的坚定足印,以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去面对困难与挫折。关键是要找到你自己所热爱的,这样你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去为之努力为之奋斗。只要当你坚定了你的one piece,不管有多大的苦难和挫折就都不会击垮你,才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永远都要记住:不要让你的梦想永远成为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