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春榜样之四——土木学院谢聪聪

发文单位:学工部  发布日期:2017-11-12

  谢聪聪,中共党员,2013年9月考入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经过大学四年的锻炼与成长,获得了较强的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与创新创业精神,在专业学习、科创活动与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一、志当高远,致力提高党性修养

  2013年9月,当谢聪聪刚刚步入大学校门时,谢聪聪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学习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2015年6月,谢聪聪成为预备党员,并于一年后如期转正。在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谢聪聪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各种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党支部活动。二、思想上进,热衷做好学生工作

  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谢聪聪加入了团学学生组织,热爱学生工作,诚恳负责,曾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做好老师与同学们之间沟通的桥梁,从而锻炼自身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热爱集体,勤恳工作,服务于同学也是谢聪聪在大学时期为之奋斗的一项,在班级工作中,从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开始,写过策划、做过主持人、拉过赞助、办过讲座、参与组织宣讲会、创新创业竞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致力于班级文化建设,和同学交好关系融洽,积极配合老师的各项工作,在老师与同学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同时,谢聪聪还积极参加北京建筑大学“五·四达标创优”活动,曾被评为“十佳学生干部”、“十佳共青团员”、“优秀团员标兵”等称号,并获得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

  三、学习认真,勤于丰富专业储备

  在谢聪聪个人的定义上,优秀的学生首先要成绩优异,在专业学习上谢聪聪从未马虎,认真听讲,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课下拓展知识领域,稳扎稳打英语基础,连续四年学习成绩保持专业第一,绩点达3.89,同时也提高了谢聪聪的专业素养和英语水平,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自入校以来,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学金等

  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谢聪聪始终牢记大学生当以学业为重,并时刻敦促自己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在基础课程中,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桥涵水文、专业英语、AutoCAD等所有课程成绩均为100分。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谢聪聪的表现依然优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房屋建筑学、土力学等考试成绩均在同专业中名列前茅,成绩均为专业第一达90分以上。除此之外,在学校组织的教学实践、课程设计等环节中,例如: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习、AutoCAD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中,得到了老师的一致赞许,考核成绩均为优秀。

  四、注重实践,综合提高社交能力

  在个人实践方面,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于2014年的寒假参与采访优秀校友实践活动;2015年寒假参与直击人才市场调研实践活动以及同时期的瀛海居民思想普查调查问卷实践活动;2015年暑假参与“科技汇聚青年,创新铸就未来”京津冀道路病害调研;以及2014年6月,参与了助残小分队,和北京市朝阳区李楠工作事务所一同开展“有爱,无障碍”的助残活动,调研结果获得了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团队被北京市肢残评为,助力前行志愿者团队。

  在不同的实践工作中,使得谢聪聪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实践期间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并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

  五、学以致用,积极参与竞赛科研

  谢聪聪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学习,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谢聪聪还积极参与各项创新创业竞赛和科研项目,始终保持端正、谦虚的学习态度,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水平,刻苦钻研,并在多次校级、市级、国家级竞赛中取得成绩,申请6项发明专利,其中已授权3项。

  在科研方面,也是谢聪聪为之自豪的,在大二时作为学生层面负责人参与了“清凉沥青路面材料”的科技立项,假期的实验,平时的文献阅读让谢聪聪对专业知识更加了解,并依托“清凉沥青路面材料”的科技立项,谢聪聪们的团队多次参与系列创新创业竞赛,先后获得了北京市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全国土木工程论坛一等奖等,不仅如此,团队糅合几年来的科研成果参加了创业大赛,编写创业计划书,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创青春”首都创业大赛银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银奖等好成绩,团队曾获国家级奖项4项,北京市级一等奖奖项3项,二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3项。团队多学科交叉现已有9人,并成功入驻学校西城校区创空间工作室,在硬件上专注于创新型绿色道路材料和路面功能性提升技术的研发,软件上开发RIM道路监管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技术升级和管养系统的综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