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能学院以课题组为单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初显成效

发文单位:学工部  发布日期:2015-05-06
    随着硕士研究生录取季的结束,“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王崇臣教授课题组)又传捷报:在组的环科11班杜雪冬、李珺娇、王茀学和许伯宁四位同学均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取硕士研究生!

为解决当前本科生普遍存在的专业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2009年以来“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摸索出了以课题组为平台、以科研能力为支撑的“朋辈传承制”、“循序渐进的组内轮岗制”、“组会/学术报告制”和“因材施教的多元化培养机制”等一整套措施与方法。

这些措施与方法践行了“夯实基础、强化实践、鼓励创新、提高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了“导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的金字塔式团队结构,以课题组每周组会为学术交流平台,以日常科研活动为实践内容,以化学实验竞赛/挑战杯竞赛及论文(专利)发表为检验形式,形成了“大一进组接受熏陶、大二上手夯实基础、大三收获产出成果、大四考研/出国开启新旅程”的链条式培养体系,全方位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引导本科生“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同时,课题组还非常注重鼓励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对基本实验操作、文献检索、成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着重培养,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的本科毕业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能力全面,综合素质优秀。

“以课题组为单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从2009年试行至今,已经连续运行了6年(2009-2014),受益学生多达60余人。目前课题组有本科生23名(大一、大二、大三及大四的本科生分别为9名、5名、5名和4名),独立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中华环保基金会大学生小额资助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科研立项6项、北京市大学生科研立项8项。

这一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使他们在竞赛获奖、论文发表方面大有斩获,而且在出国及考研方面也极具优势。6年间,课题组本科生参加北京市化学实验竞赛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2项,获奖人数达41人。其中2014年成绩尤为突出,我校成为北京市化学实验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最多的高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1年和2013年,本课题组成员参加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校外基金申请方面,2011年本科生凭借“基于数码成像比色法测定水中元素含量”获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第六批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2013年本科生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TOTO水环境基金的资助完成了“图说北京水环境”的课外科研项目,并作为优秀项目在中华环保基金会结题会上进行成果展示。2015年获批6项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国家级)。同时,课题组本科生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近10篇。

实践证明,“以课题组为单元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通过“倒逼”方式促使学生为解决实际科研问题而扎实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有效提高理论课成绩,最终提升全面学习能力。另外,该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深受同学们喜爱。

    多年来,该模式的成功运行为新时期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左起:李珺娇、杜雪冬、许伯宁、王茀学